《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
一般說上古三大奇書包括《黃帝內經》、《易經》、《山海經》但它們成書都較晚。
《易經》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簡易、變易、不易,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
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陰陽的交替變化描述世間萬物《易經》
最初用於占卜,
但它的影響遍及中國的哲學、宗教、醫學、天文、算術、文學、音樂、藝術、軍事和武術等各方面。
自從17世紀開始,《易經》也被介紹到西方。
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十三經中未經秦始皇焚書之害,它是最早哲學書。

《易》原有三種版本:《連山》《歸藏》《周易》《連山》《歸藏》已經失傳,
一般所稱《易經》即源於《周易》發展而來,不過1993年湖北江陵荊州鎮(現荊州市郢城鎮)
出土的王家台秦簡《易占》與輯本《歸藏》相符被認為《歸藏》古文再現。從甲骨卜辭來看,
《易》的核心部分來源一定很古老商代的數字卦多為六位一組與《易經》卦象六爻同構,甲骨卜辭有「貞我旅吉」、「利;不利」;
西周甲骨卜辭有「保貞,宮,吉」、「此由亦此亡用由逋妾」在
《易》的爻辭中都有類似文字,但甲骨文中尚未發現”卦”、”筮”、”蓍”、”或”、”國”等易占應出現的字
(比如「蓍」起卦的方法從繫辭起才見到)。

《易經》包括狹義的《周易》與《易傳》。
《周易》分為《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
相傳是依循周文王主編《易》的著述而來,成書大約在西周時期。
由於隨時代演變《周易》文字含義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已經不便讀懂,
因此春秋戰國時代的人物撰寫了《彖傳》(上下兩篇)、《象傳》(上下兩篇)、
《繫辭傳》(上下兩篇)、《文言傳》、《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等篇章用以闡述、解釋《周易》統稱「十翼」,
後世又稱為《易傳》列入《易經》。
《易傳》相傳為孔子所作,但也有學者認為是集體創作。
馬王堆帛書本《周易》與此不同,附的是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