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

又稱「宿命」,日韓稱「運命」,字面上意義是指生命的經歷。
命指生命,運即經驗歷程。宿命論者相信命運不可以改寫,
因為人不可窺探預知命運,命運存在任何的角落上,只是無法接觸。
命運只是個人的主觀意識觀念而已。但民間信仰認為命運早由天(或神)
註定、可以用術數及占卜等方術來預測命運。
圍繞這些信仰,宗教、風水、術數、巫術的行業形成,
以不同方式使人相信命運可以改變。

塔羅牌

(Tarot)是一套類似於撲克牌的卡牌,通常有78張紙牌,是一種象徵圖像系統。
它是源自15世紀中期歐洲各國廣為流傳的集體紙牌遊戲,如法國塔羅牌及義大利塔羅牌。
由18世紀到目前,塔羅牌被發現用於神秘主義者和神秘學者占卜上,
以至在心理和精神地圖的引路徑,作為反映個人生活的工具,
以及幫助人們去沉思考慮的工具。

塔羅牌與撲克牌有相同的規格,它有四個套裝,卻因地區而異,
例如法國套裝用於北歐,歐洲中部使用德國套裝,而歐洲南部使用拉丁套裝。
每套卡都有四種花色,從一到十,另外各四種花色的卡牌,包括騎士、武士、皇后和皇帝共14張牌。
此外,塔羅牌有21張獨立的花色,和一張稱為愚者的卡。
根據不同的遊戲,愚者能充當頂級皇牌,或能夠避免跟隨。

弗朗索瓦·拉伯雷在他的《巨人傳》中由巨人卡岡都亞玩的一種遊戲「tarau」,
這很可能是名稱的法國形式的最早認證。
在英語國家中,塔羅牌遊戲大多是未盛行的,目前主要是用於占卜的目的。
神秘學者所說的皇牌與愚者是大阿爾克那,而數字及四張宮廷牌被稱為小阿爾克那。
那些卡是由一些超自然的作者追蹤至古埃及或卡巴拉,
但這裡沒有塔羅牌有18世紀以前用法的文件和證據。

神秘學

指超自然的形上學,亦即有關神秘力量的學問。
指研究「秘密知識」或是「隱瞞起來的知識」的學問。
對於大多數神秘學家來說,神秘學則指的是形上學,
無法使用邏輯推理或現有物質科學來理解的知識。
其主要研究傳統宗教信仰、玄學、占卜、巫術、修煉和打坐等形上學知識,
還有許多人試圖尋找在目前的宗教和哲學教條以外的世界觀。

神秘學家與宗教家或宗教學家的區別在於神秘學者往往抱持
開放的思維去接觸、包容、吸納各種不同思想流派;
而宗教家的研究可能只局限於自身宗教信仰之內;
宗教學家則可能置身於宗教思想之外來研究宗教,前兩者則是置身其中。
與神秘學相對的是「可見的學問」或「可以測量的學問」,即科學。
有時神秘學這個詞的使用不很精確。
它往往被理解為「只有一定的人才能知道的學問」或「必須保密的學問」。
有些人,尤其是保守的基督徒,將神秘學這個詞賦予了貶義,
以此來貶低他們出於宗教信仰而反對的行為。
比如玩角色扮演遊戲或聽重金屬音樂。
有時新教徒認為天主教本身也持神秘學行為。
至於玩角色扮演遊戲、聽重金屬音樂或讀《哈利波特》小說,
由於實際上沒有任何隱蔽的或神秘的知識和學問,所以與神秘學毫不相關。

讖緯

是中國古代讖書和緯書的合稱。
讖(現也稱籤)是秦漢間巫師、方士編造的預示吉凶的隱語,
後來民間發展在廟宇或道觀裹求神問卜,漸漸地更加簡化為求籤。

《說文解字》:讖,驗也。
有徵驗之書,河雒所出書曰讖。
緯是漢代附會儒家經義衍生出來的一類書,被漢光武帝劉秀之後的人稱為「內學」,
而原本的經典反被稱為「外學」。
讖緯之學也就是對未來的一種政治預言。

算命

或稱命理學、相命(對未來發生的事進行預測),源於中國,是一種利用個人切身資訊,
例如臉與手的紋路,出生八字、姓名筆劃等配合術數來預測或判斷命運吉凶福禍的行為。
算命很早就傳播至東亞其他地區,成為漢字文化圈傳統文化的一部份,
近年已經進入東南亞、歐美等地區。

「算命」是民間的俗稱,學術上的專業稱謂叫「周易預測」,
研究算命的學術叫「易學」、也叫「術數」、「子平之術」、「青烏之術」。
理論核心是陰陽五行天干地支及八卦易經,理論系統較為複雜深奧。
狹義的算命即是對人生辰八字的預測,廣義的算命則包含八字算命、
四柱預測、六柱預測、紫微斗數、面相手相、八卦六爻、奇門遁甲、地理風水等等。
古代的占卜、筮法,均屬於算命。
算命,中國預測的歷史源遠流長,其起源有據可考可追溯到最早的伏羲氏,
之後周文王演八卦,則算命開始逐步得以發展。
但具體的發展過程比較漫長。每一代都有或多或少的貢獻。
算命是人們趨吉避凶的一種形式,民間多用於各類未來事占測,
如算算今年流年是否順利等,是一種與科學技術無法預測時一種輔助手段。
學習算命,必須要掌握這些完整的技術,才不會走彎路。

算命的方法有很多,這些方法又被稱作為一門學科;喚命理學,亦入相術類。
有學識的算命先生將算命與《五經》之一的《易經》聯上關係。
實際上,《周易》本身也被認為是一本最早的卜筮之書(明 許仲林《封神演義》
第十一回 羑里城囚西伯侯:詩曰: 君虐臣奸國事非,如何信口泄天機。
若非丹陛忠心諫,已見藁街血肉飛。 羑里七年霑化雨,伏羲八卦闡精微。
從來世運歸明主,漫道岐山日正輝。……且言姬昌一至羑里。教化大行,軍民樂業,
閒居無事,把伏羲八卦,反復推明,變成六十四卦,中分三百八十爻象,守分安居,
全無怨主之心。後人有詩贊曰:七載艱難羑里城,卦爻一一變分明。)

占星術

亦稱占星學、星象學,是用天體的運動和相對位置來占卜人事及地表事件的一種理論。
占星術可至少上溯至公元前2000年,
植根於曆法系統預測季節性變化和將天體周期解釋為神聖傳意跡象的傳統。
許多文明都曾有將重要事件附會於天文事件的傳統,
而像印度、中國和瑪雅等古文明甚至還發展出了複雜的系統,
通過天文觀測來預測地表事件。
來自阿拉伯半島南部的葉門占星術被認為是最古老的占星系統之一,
而西方占星術(脫胎於葉門占星術)則是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占星系統之一,
可追溯至公元前19-17世紀的美索不達米亞,並由此傳播至古希臘、羅馬、
阿拉伯世界(阿拉伯半島除外),並最終傳至中西歐地區。
當代西方占星術通常與天宮圖系統相聯繫,
標榜其能基於天體位置來解釋不同人格並預測人生中的重大事件;
多數專業的占星家均依賴於這一系統。

縱觀其歷史,占星術長期被視為學術傳統並普遍存在於學術界中,
與天文學、鍊金術、氣象學和醫學關係密切。占星術亦曾流行於政治界;
從但丁與喬叟到莎士比亞、洛佩·德·維加和卡爾德隆·德·拉·巴爾卡,
他們的多部文學作品中都曾提到過占星術。

然而,科學革命開始後,占星術(除葉門占星術以外)受到質疑;
它在理論和實驗上均被挑戰,由不懂占星學的人認定無科學有效性或解釋力。
占星術失去在學術和理論上的地位,但信仰占星術的人群一直存在。
在現今,占星術被科學派認為是偽科學。
然而至今仍有不少人對諸如星座的占星術深信不疑。

隨機化算法

是這樣一種算法,在算法中使用了隨機函數,
且隨機函數的返回值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了算法的執行流程或執行結果。
就是將算法的某一步或某幾步置於運氣的控制之下,
即該算法在運行的過程中的某一步或某幾步涉及一個隨機決策,
或者說其中的一個決策依賴於某種隨機事件。

古代人做決策的時候依靠占卜,這也被認為是隨機化算法。